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竞争中,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将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第四,强化海外的商业存在要求政府重新审视资本账户开放的项目和次序,从鼓励吸引外资转变为鼓励资本输出。创设更多私募股权国际投资基金,实施国家外汇储备化整为零、化官方为民间的资本输出策略,对国家海外资产的保值增值有重大意义。
二是多极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能否构建起内在的稳定机制。2、大宗商品计价的推进需要一国所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因此需要最高决策层战略规划和部署(包括必要的双边货币合作协定),把握时机大胆推进。4.2.1资本输出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首先,资本输出以及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快速发展,可促进中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境外净资产的积累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国际货币发行国政府以本币进行的海外官方援助。主要参考文献: Bernanke,BenS.(2005)."RemarksbyGovernorBenS.Bernanke:TheGlobalSavingGlutandtheU.S.CurrentAccountDeficit."TheSandridgeLecture,VirginiaAssociation. BruegelBlueprintSeries/CEPIIResearchReports(2011).GlobalCurrenciesforTomorrow:AEuropeanPerspective,ByIgnazioAngeloni,AgnèsBénassy-Quéré,BenjaminCarton,ZsoltDarvas,ChristopheDestais,JeanPisani-Ferry,AndréSapirandShahinVallée. Caballero,RicardoJ.,Farhi,Emmanuel,GourinchasPierre-Olivier(2008a)."FinancialCrash,CommodityPricesandGlobalImbalances",NBERWorkingPaper14521. Caballero,RicardoJ.,Farhi,EmmanuelGourinchas,Pierre-Olivier(2008b)."Anequilibriummodelof'GlobalImbalances'andlowinterestrates",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98,Issue1,p358-93. Camdessus,Michel,AlexandreLamfalussyandothers(2011).Reformofthe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ACooperativeApproachfortheTwentyFirstCentury. CEPII﹠Bruegel(2011).Globalcurrenciesfortomorrow:aEuropeanperspective,(January). 陈雨露、王芳,"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因此,加快内部的体制改革,提高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参与度是我国政府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所需要加快推进的。跨境可流动的资本、技术与不可跨境流动的劳动力和土地的结合导致可贸易品生产能力在全球的布局与最终需求脱钩。在储蓄率没有同步下降的情况下,由于投资的下降会导致资金和资本的过剩。
很多投资后的产能不能发挥效应,但是在计算总资产和资产收益率的时候还得把它们算进去。可以说,未来我国总体上将呈现资金过剩的金融市场格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问题是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增大货币投放所无法解决的。当前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繁荣,既有扎实的经济基础,也是投资者和政府的共同愿望。
当前要逐步解决金融投资收益和实体投资收益倒挂问题,推动资金从金融市场加速流向实体经济领域。对企业资产总体上不能估值过高。
二是适时逐步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第四,尽管当前我国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高,但是主要原因不是货币政策过紧,货币投放不够造成的,而是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制度和功能缺陷,正常融资渠道受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利率和股权产品缺乏合理的风险定价能力导致的。同时又必须认识到我国企业资产规模存在严重虚胖现象,企业资产收益率过低、效益增速下降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从趋势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总规模增长率会持续放缓。
控制并逐步降低货币增长速度,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长期基本方向。跟二级市场过度交易相关的佣金收益和股权投资差价收益又占到了总收入的40%左右。既然过去从7%逐步提高到20%,我们没有理解为逐步收紧,那么现在从20%逐步降下来,也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降准降息政策,还创造了中期借贷便利以及常备借贷便利等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
但是,当前旧动力退潮很快,新动力起步缓慢,在过渡阶段出现了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速度不稳、下行压力较大等问题,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必然要遇到的问题。股指节节走高,成交量屡创纪录,开户数大幅增加,资金持续涌入。
过宽的货币政策甚至会掩盖经济结构的矛盾,降低企业转型的动力和决心,影响到经济转型的速度。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股市出现了久违的持续繁荣。
经济增速逐级下行,企业利润增速逐年下滑,直至现在出现了季度和月度的负增长,但是利息却逐年走高。2014年,金融机构所缴纳的所得税总规模跟整个制造业大致相当。我国二、三产业总资产的虚胖状况,我国企业利润在GDP中占比仍然偏高的状况,以及大部分制造业资产因存在专用性而难以变现的状况,都将决定着我国企业的总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中国股市也将因为货币的持续扩张而形成持久的资金推动型行情。金融投资服务于实体投资,金融投资收益也主要来源于实体投资收益。很多亏损企业包括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之所以年年亏损还不得不生产,就是为了保存企业的价值,企业一旦不生产了,既存的机器设备就值不了多少钱。
既然央行已经不存在过量基础货币投放了,那么锁定商业银行20%以上的存款当然是不合理的,需要逐步降低,否则会造成储蓄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观察社会资金供应量的最终指标M2和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未来增速来看,由于我国投资增速将逐年下降,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有所减弱,M2的增速总体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社会融资总规模增速也将逐年放缓,甚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增长。
现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正在朝着开正门、堵偏门、活血化瘀的方向在发展,社会融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股权融资在扩张,债券融资的总体成本已经低于银行贷款成本,一切正在趋于正常。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跟降低过高的金融投资收益是一致的。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金融机构未来业绩增长将放缓,经营环境和竞争条件比过去几年要困难得多,这也是必然的。从与GDP的总量关系来看,我国二、三产业总资产差不多是GDP的六倍,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三到四倍之间。
很多行业的资金成本高过了净资产收益率,企业增加负债就必然侵蚀净资本收益。所以,从趋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20%左右下降到个位数是必然的。事实证明,我们不能靠也不需要通过扩张货币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都导致中央银行收储外汇的压力在逐渐减小,以后甚至会出现央行外汇储备逐年减小的格局。
由于实体投资风险大、周期长、流动性差,实体投资收益率从总体上要远远高于金融投资收益率属于正常现象。在开辟新的基本货币投放渠道的同时,逐步降低或减少基础货币投放,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应对外汇占款变化的组合对策,只要用得好,效果就是适中的,不存在过度宽松问题。
2014年,我国证券行业收入大幅度增长了60%左右,但是融资融券的息差收益、保证金的息差收益、再加上自营投资中的利差收益,三者加总几乎占到了证券行业收入的40%左右,这些息差收益总体上都会因市场利率的持续下降而增长缓慢。去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开始下降,利差缩小,资金套利空间下降,渠道式融资逐步萎缩,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将下降。
无论是从与GDP总量的关系来看,还是从国内大类资产的比例结构来看,我国都存在企业资产过度虚胖、资产创造增加值能力过弱、盈利能力过低等问题。这类收入跟市场波动密切相关,不具备稳定持久性。
但是从2009年以来,我国的确出现了生息资本剥夺生产资本的现象。我们要促进企业资产股权化,要利用资本市场加速资产结构调整,盘活存量,但是对企业存量资产的股权定价不能过分虚高,虚高的定价不仅不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最终会损坏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整体利益。两者的差距和倍数还将继续拉大。日本长期零利率,经济零增长,但是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在15%左右波动。
对热点题材投机过度等问题。金融业利润增速应该逐步放缓 我国金融业利润增速总体应该逐步放缓。
其次,从三大需求看,我国经济转型的正常表现是投资增速的持续下降,消费增速的稳步增加,服务业占比的持续上升。当然,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业加速转型,要让金融机构从过高的利差收入、套利收入和渠道收入转化为交易收入、资产管理收入和中介服务收入,我国金融行业的业务拓展空间仍然很大。
金融投资收益过高,实体投资收益过低,导致投资实体的动力逐渐下降,资金逐渐向金融市场集中,各种金融市场保证金大幅度增加,资金在金融市场上空转现象严重。现在,即使每年M2以12%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每年也要新增14万亿元以上的各类存款,而GDP若以7%的速度增长,每年也只新增4万多亿元。